会计科目

当前位置:首页>会计人问答>会计科目

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3-04-28   访问量:1207

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准备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保障企业财务安全和经济效益。下面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就这两个会计分录详细阐述。


首先,以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例。计提坏账准备,也叫坏账准备,是企业为了防范应收账款损失而进行的一种风险缓释措施。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逾期未还或无力偿还欠款的客户,如果企业不采取措施及时回收款项,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企业就会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对应收账款作出合理的减值计提。


例如,某公司向一家销售商销售了一批货物,共计20万元,标准的收费处于30天发票逾期状态,客户拖欠的时间已经超出了2个月,企业由原先的认为客户能够及时还清欠款,转为怀疑客户的还款能力。此时,企业就需要根据本企业的坏账率,理性地考虑是否需要考虑计提坏账准备。如果确定需要计提坏账准备,该企业就需要采取以下的会计分录操作:


借方:坏账准备金额(20*0.05%=1万元)

贷方:坏账损失(1万元)


这样,在企业下一期的财务报表中,坏账准备金额就会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部分,而坏账损失则会显示在损益表中的财务费用栏目下。


其次,以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为例。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除了采购成本之外,为防范存货价值下降而进行的又一种风险控制措施。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存货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市场行情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如果企业不采取措施及时做出及时减值计提,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效益。所以,企业就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存货的价值进行减值核算。


假设某企业在某一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明细为盘盈300万元,而由于市场价格的下跌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增加,该存货的实际价值已经下跌至220万元。然后,该企业在计算了跌价后的存货价值后,就需要根据企业制定的减值比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企业决定计提其中10%的跌价准备,该企业就需要采取以下的会计分录操作:


借方:存货跌价准备(220万元*10%=22万元)

贷方:存货减值损失(22万元)


这样,在企业下一期的财务报表中,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会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部分,而存货减值损失则会显示在损益表中的费用栏目下。


综上所述,无论是计提坏账准备还是存货跌价准备,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企业财务安全和经济效益服务。通过合理地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可以预防和控制潜在的风险,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400-106-8088)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3-04-28   访问量:1207

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两个准备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保障企业财务安全和经济效益。下面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就这两个会计分录详细阐述。


首先,以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例。计提坏账准备,也叫坏账准备,是企业为了防范应收账款损失而进行的一种风险缓释措施。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逾期未还或无力偿还欠款的客户,如果企业不采取措施及时回收款项,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企业就会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对应收账款作出合理的减值计提。


例如,某公司向一家销售商销售了一批货物,共计20万元,标准的收费处于30天发票逾期状态,客户拖欠的时间已经超出了2个月,企业由原先的认为客户能够及时还清欠款,转为怀疑客户的还款能力。此时,企业就需要根据本企业的坏账率,理性地考虑是否需要考虑计提坏账准备。如果确定需要计提坏账准备,该企业就需要采取以下的会计分录操作:


借方:坏账准备金额(20*0.05%=1万元)

贷方:坏账损失(1万元)


这样,在企业下一期的财务报表中,坏账准备金额就会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部分,而坏账损失则会显示在损益表中的财务费用栏目下。


其次,以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为例。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除了采购成本之外,为防范存货价值下降而进行的又一种风险控制措施。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存货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市场行情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如果企业不采取措施及时做出及时减值计提,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效益。所以,企业就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存货的价值进行减值核算。


假设某企业在某一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明细为盘盈300万元,而由于市场价格的下跌和原材料采购成本的增加,该存货的实际价值已经下跌至220万元。然后,该企业在计算了跌价后的存货价值后,就需要根据企业制定的减值比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企业决定计提其中10%的跌价准备,该企业就需要采取以下的会计分录操作:


借方:存货跌价准备(220万元*10%=22万元)

贷方:存货减值损失(22万元)


这样,在企业下一期的财务报表中,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会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部分,而存货减值损失则会显示在损益表中的费用栏目下。


综上所述,无论是计提坏账准备还是存货跌价准备,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企业财务安全和经济效益服务。通过合理地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企业可以预防和控制潜在的风险,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400-106-8088)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财税问题解答 定制企业合规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