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北京远志融创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400-106-8088
合作加盟:18710016238
来源:网络 作者:晓红说税
时间:2023-05-18 访问量:1175
欢迎来到【晓红说税】! 这里为财税人提供最新政策解读+全税种实务+会计实务精品财税课程!如有相关财税问题可以直接咨询客服,平台会联系资深财务老师为您答疑解惑!
------------以下是正文------------
股东向公司借款要缴税吗
股东向公司借款要缴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规定,“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120号)规定,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借款的管理,对期限超过一年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征税。”
公司跟股东借款需要交税吗?
公司跟股东借款需要交税。解释如下:
1.股东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税务局会认定企业对股东的利息收入进行避税。
2.会根据合理税率认定股东的利息收益,让企业补交股东的个人所得税。因为企业是个税的扣缴义务人。
3.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规定。
4.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
5.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作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6.由此可见,该股东从自己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借款只要超过一个纳税年度,就必须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股东向公司借款要缴税吗】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税收实务问题,可以关注“晓红说税”公众号,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
上一篇:租车接送职工进项税能否抵扣
下一篇:固定资产科目的填写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400-106-8088)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来源:网络 作者:晓红说税
时间:2023-05-18 访问量:1175
欢迎来到【晓红说税】! 这里为财税人提供最新政策解读+全税种实务+会计实务精品财税课程!如有相关财税问题可以直接咨询客服,平台会联系资深财务老师为您答疑解惑!
------------以下是正文------------
股东向公司借款要缴税吗
股东向公司借款要缴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规定,“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120号)规定,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借款的管理,对期限超过一年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征税。”
公司跟股东借款需要交税吗?
公司跟股东借款需要交税。解释如下:
1.股东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税务局会认定企业对股东的利息收入进行避税。
2.会根据合理税率认定股东的利息收益,让企业补交股东的个人所得税。因为企业是个税的扣缴义务人。
3.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规定。
4.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
5.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作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6.由此可见,该股东从自己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借款只要超过一个纳税年度,就必须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股东向公司借款要缴税吗】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税收实务问题,可以关注“晓红说税”公众号,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
上一篇:租车接送职工进项税能否抵扣
下一篇:固定资产科目的填写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400-106-8088)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