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

当前位置:首页>会计人问答>会计科目

经营用的电饭锅记什么科目?

来源:网络   作者:晓红说税

时间:2023-05-18   访问量:1189


欢迎来到【晓红说税】! 这里为财税人提供最新政策解读+全税种实务+会计实务精品财税课程!如有相关财税问题可以直接咨询客服,平台会联系资深财务老师为您答疑解惑!

------------以下是正文------------


经营用的电饭锅记什么科目?

可以根据金额和使用情况计入费用或者计入固定资产或者低值易耗品然后摊销.

借:固定资产/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低值易耗品,则摊销分录如下:

借:相关成本费用科目

贷: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摊销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全部一次转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或易于破损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等.

采用这种方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时,其最高单价和适用品种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各期产品成本负担,以及影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防止损失浪费.

2.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的每月平均摊销额,将其价值分月摊入产品成本的方法.摊销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这种方法适用于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或一次领用数量较多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低值易耗品报废以前在账面上一直保留其价值的一半,表明在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占用着一部分资金,有利于对实物的使用进行管理,防止出现大量的账外物资.

这一方法适用于每月领用数和报废数比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一次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数量很大,为了均衡产品成本负担,也可将其摊销额先列入待摊费用,而后分期摊入产品成本.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经营用的电饭锅记什么科目?】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税收实务问题,可以关注“晓红说税”公众号,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400-106-8088)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经营用的电饭锅记什么科目?

来源:网络   作者:晓红说税

时间:2023-05-18   访问量:1189


欢迎来到【晓红说税】! 这里为财税人提供最新政策解读+全税种实务+会计实务精品财税课程!如有相关财税问题可以直接咨询客服,平台会联系资深财务老师为您答疑解惑!

------------以下是正文------------


经营用的电饭锅记什么科目?

可以根据金额和使用情况计入费用或者计入固定资产或者低值易耗品然后摊销.

借:固定资产/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低值易耗品,则摊销分录如下:

借:相关成本费用科目

贷: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摊销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全部一次转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或易于破损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等.

采用这种方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时,其最高单价和适用品种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各期产品成本负担,以及影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防止损失浪费.

2.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的每月平均摊销额,将其价值分月摊入产品成本的方法.摊销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这种方法适用于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或一次领用数量较多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低值易耗品报废以前在账面上一直保留其价值的一半,表明在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占用着一部分资金,有利于对实物的使用进行管理,防止出现大量的账外物资.

这一方法适用于每月领用数和报废数比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一次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数量很大,为了均衡产品成本负担,也可将其摊销额先列入待摊费用,而后分期摊入产品成本.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经营用的电饭锅记什么科目?】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希望对您帮助,如果想了解学习更多会计实操、税收实务问题,可以关注“晓红说税”公众号,进入会计实务交流群,免费答疑。
 

版权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所有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本网(400-106-8088)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财税问题解答 定制企业合规服务方案